人類的起源,以及人類的極致(極限?)。
超乎情感的範疇。超乎想像的境界。看完整個淚流滿面。如果不是在電影院的話應該早就放聲大哭了吧。
如果說”地心引力”說到情感與人性的最深處,這部作品就是在探討生命與物質的最深處。明明沒有牽扯到感性方面的事情,卻直擊到內心身為地球、身為宇宙的一部分的感動。
也有人說這已經到達了哲學的範圍了,我想這的確也不是科學能夠證明或解釋的吧。想起來自己也不時思考宇宙外面是什麼、或宇宙形成前是什麼的問題。莫名覺得自己不擅長理科這點有點悲傷,想要探討宇宙萬物的本質,應該還是只能從生物、從科學的角度切入了吧。身為人文學科出身的人,似乎也只能從哲學的角度沾上一點邊。
之前完全沒有思考過人類如果將大腦發揮到100%會變成什麼樣子。應該說不知道原來一般人只有用到10%。想想為何電影能推論人如果發揮更多可以做到什麼地步,其實也是推論,如果海豚可以追加聲納效果,人應該也能做到什麼類似特異功能的事情,這樣想也很合理。比較有趣的是他說人比起to be,更偏向to have。是因為開發大腦的速度趕不上人類的野心所以只好靠外在的物質呢,還是人類就是比起自己演化比較喜歡製造呢。恐怕也只能問問自己的大腦了。但演化也是需要時間和機運的吧,人類也是花了很多時間才開發到10%,而且說不定這就是人類的極限了?話說,蟑螂存在那麼久怎麼沒有開發大腦?是因為甲殼太強、繁殖力太強所以不用大腦也沒關係嗎?
萬物的本質皆相同讓我想到EVA(雖然沒看過)、100%後的樣子讓我想起魔法少女、記憶不會消失則是神隱少女。結果人類發展100%也不是死亡,而是成為永恆。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空間,成為了超乎想像的存在。
“時間證明存在”這點有點無法理解或想像,”時間”指的是”存在的時間”嗎,還是?
可是如果人類開發大腦的程度逐漸提升,我猜人類不是會由少數開發稍微更高的人主宰,就是因為彼此的自私與貪婪而同歸於盡,或是因為提升後缺乏了慾望,反過來被有慾望的人所控制,最終導致混亂。就像博士說的,人類真的值得擁有這些天地萬物知識嗎。明明大家是如此渴求的想要了解這個世界,卻有可能因為這些理解而自我毀滅,人類真是可怕的生物。
人類到達100%後,能夠感受到生命最初的記憶、地球的記憶、宇宙的記憶,真的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但如果20%左右就能想起小時候的所有細節,再想起身為生命、身為宇宙的物質、身為原子、質子的記憶,似乎也不為過吧。
以宇宙宏觀這個世界、以身為宇宙一沙塵的角度重新檢視一切,忽然覺得一切的煩惱、情緒、人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生命,都是那麼的微小、都是那麼的可以被原諒,真的覺得很感動,也忽然不曉得該怎麼面對自己的日常、面對社會,面對路上擦身而過的一切。
看完電影,真的有好長一段時間久久不能自己。
平常為什麼需要對事情那麼斤斤計較,在宇宙的廣闊以及時間的悠長,都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但也是因為人類還只有10%,所以只能為七情六慾、為五感所限制,也因為生命不是永恆,所以才會以身為生物的一份子,以繁殖為目的繼續活下去吧。
雖然點到了一點親情和愛情,通篇幾乎都是在做抽象的推論與探討,但那種深入思考生命本質的意義,還是讓人非常感動。
對了,舞台設在台北這點還是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究竟導演的意圖為何?純粹喜好和感覺?不論是不是有醜化的問題,在大銀幕上看到自己的生活圈還是覺得很特別。或許那種切身相關的感覺也是來自於此吧。如果場景都是在巴黎,或是在紐約,總覺得那只是電影的場景,但在台北就有種”也許在某個角落正在發生這樣的事也說不定”的感覺。
很慶幸在下檔前有看,真的完全沒有辜負期待,喜歡思考這種有的沒的沒想也不會少塊肉的事情的人更應該要看一下XD